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 > 动态

BCKbet体育登录地址

日期:2023-02-15 02:34:05 来源:BCKbet体育登录地址 字号: 【字号: 打印本页

  BCKbet体育登录地址中新經緯1月10日電(薛宇飛實習生李俊浩)2023年春節假期臨近,一些公司已經開始公布假期安排以及派送福利,而這時,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,總有“別人家的公司”讓人羨慕。  近日,浙江房企濱江集團發布2023年春節假期安排,春節要放18天假,讓不少人投來羨慕的目光。往年,濱江集團的春節假期也較長,還會給員工發放數萬元不等的旅游津貼。總體看,地產行業形勢下行,不少房企的春節假期福利打了折扣,不過,還是有一些企業的假期天數在10天以上。  “別人家的公司”又來了  針對網上流傳的濱江集團春節假期安排通知,1月10日上午,濱江集團相關人士向中新經緯證實了真實性。濱江集團在通知中稱,過去的2022年對房地產行業而言是艱難的一年,但公司以穩健的步伐迎來了企業發展的新高度,銷售排名位列全國房企第13位,為歷史最佳成績。  通知稱,濱江集團決定于2023年1月19日(農歷臘月二十八)至2月5日(農歷正月十五)放假,共18天。2023年2月6日(星期一)正式上班。  要知道,國家的法定春節假期只有7天,按照今年的安排,節后還有2天的調休,這么一對比,濱江集團的員工可以好好享受下久違的春節了。在過去幾年,這家總部位于浙江杭州的房企,每年都會給員工充足的春節假期,還會發放數額不等的旅游津貼或消費券,被網友稱為“別人家的公司”。  比如,2022年,濱江集團的春節假期長達16天,同時,作為濱江集團成立30周年的特別活動安排,所有員工享受7天“公司發展貢獻特別帶薪假期”,并根據員工職級和入職年限設定3萬-5萬元不等的消費券福利;2021年春節,濱江集團的春節假期達到20天,發放1萬-4萬元不等的消費券;2020年春節,該公司春節假期為19天,職級津貼在2萬-5萬元不等。  濱江集團上述人士表示,從銷售上來說,春節是傳統的房地產淡季,而在工程建設上,工人基本都要元宵節以后才回來工作,因此,公司的春節假期歷來較長,“可能老板覺得大家工作一年比較辛苦了,讓多休息休息。”  2022年砸400億拿地盈利能力下滑  濱江集團之所以每年都會給員工如此長的春節假期,還會發放數萬元不等的津貼,底氣就在于公司業績在近幾年持續爆發,成為房地產行業的“長跑黑馬”。  2022年,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各項數據基本呈現下滑走勢,房企的銷售業績持續承壓。據中指研究院數據,濱江集團2022年實現銷售額1539.3億元,排在中國房企第13位,完成了全年1500億-1600億的銷售目標。這一銷售規模雖然較2021年1691億元的銷售額有所下降,但降幅相對較小。  作為浙江本土企業,濱江集團一直重倉于該省,尤其是杭州市。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,2022年,濱江集團在浙江省實現銷售額1458.9億元,超過了另一家浙江房企綠城中國的1260億元,排在行業第一位。  土儲關系房企的未來,在2022年房企拿地整體偏謹慎的情況下,濱江集團成為了民營房企中的積極派。前述研究院稱,按照權益拿地金額口徑統計,2022年濱江集團拿地金額達403億元,排在中國房企第7位,排名民企第1位,同期,龍湖、萬科的權益拿地金額分別為256億元、241億元;按照權益新增貨值口徑統計,2022年濱江集團新增貨值608億元,排在中國房企的第12位。  據濱江集團2022年三季報,2022年前三季度,公司實現營收198.68億元,同比減少18.69%;實現歸母扣非凈利潤20.23億元,同比增長53.70%;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30.25億元,同比增長504.01%。據興業證券測算,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,該公司扣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為67.62%,凈負債率為60.78%,現金短債比為1.50倍,三道紅線達標。  但盈利能力有所下滑。據光大證券近期研報,從利潤率角度,受行業前期拿地成本高企影響,濱江集團房產銷售業務的毛利率2020年持續下行,2021年為24.02%,2022年繼續探底。受房產銷售毛利率下滑的直接影響,公司綜合毛利率從2018年的35.7%下滑到2022年前三季度的16.6%,各項盈利指標自2019年以來皆持續下行。不過,預計2022年低成本獲取的項目將支撐未來2-3年利潤率的修復。  你收到哪些春節福利?  距離2023年春節假期僅剩10天,大家今年的春節福利如何呢?  就房地產行業而言,在往年市場整體向好的情況下,會有不少企業給員工放超長假期。有媒體統計,即便是在2022年,金地、邦泰、祥生、綠城、新城、中梁、美的置業、佳兆業、保利發展、大華、龍湖、奧園、中南的春節假期均在10天及以上。  10日,一家總部位于上海的房企員工對中新經緯表示,他們公司2023年的春節假期從1月16日到28日,共13天,與往年基本一樣,其他福利沒有多少。另一家總部位于西南的房企員工稱,公司的春節假期安排還沒出來,往年大多都是法定假期,估計今年也這樣。據媒體近期報道,還有一些房企今年的春節假期在10天以上。  在網上,已經有網友放出公司的春節假期安排和年終福利。一位網友發布的文件稱,公司的春節假期是1月18日至2月7日,共計21天。另一位網友表示,公司的假期達17天,稱“史上最長假期,但我‘陽’的不是時候。”還有網友曬出公司年會抽獎福利,其中,特等獎居然是“單獨與董事長合影”。這種特殊獎勵,讓網友哭笑不得,一位網友留言稱,“還不如給200塊錢”,也有“懂職場”的網友建議稱,“合影后做一個易拉寶,放在工位邊上”。  你的春節假期有多長?收到了哪些春節福利?來評論區留言說說吧。【編輯:彭婧如】

  數據顯示,目前手機用戶的平均換機周期已超31個月  這屆年輕人不愛換手機,怎么破?  除了處理器的升級和攝像頭等硬件的花樣翻新,我們已經很長時間看不到智能手機出現真正亮眼的黑科技,智能手機的創新正在觸及天花板。如何持續打動用戶成為手機品牌共同面臨的難題。  柏松  通信行業獨立分析師 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近日發布的《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》顯示,2022年2月,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1486.4萬部,同比下降31.7%;其中,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1278.3萬部,同比下降34.7%。  如今,智能手機賣得越來越貴,卻越來越缺乏變革式創新。手機“釘子戶”已從老年群體蔓延至年輕一代,手機消費的黃金年代已成追憶。  當行業整體進入發展瓶頸期,唯有重大創新才能破局。  智能手機需求放緩已是不爭事實  調研機構科納仕報告顯示,自2017年中國手機出貨量首次出現下滑以來,已連續4年下跌;直到2021年,出貨量才微增1%。  多種因素疊加下,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消費電子產品需求放緩已是不爭的事實。  行業分析公司Counterpoint發布的數據顯示,目前手機用戶的平均換機周期已超31個月;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Analytics則稱,中國用戶的平均換機周期為28個月。  通信行業獨立分析師柏松說:“智能手機行業陷入瓶頸期,理性消費抬頭是重要原因。以高通驍龍為典型代表的處理器的不斷進步讓手機性能越來越強,至少手機不會用一年就變得卡頓。因此,對很多消費者來說,短期內沒有換機的理由。”  換機沖動消退、理性消費抬頭,國內外手機廠商開始“砍單”,調低市場預期,手機行業進入結構性調整。  電子創新網創始人張國斌說:“之前有分析師預測,2022年5G手機出貨量可達7億部到7.5億部,最高可到8億部。但目前預測的5G手機出貨量只有6.6億部,市場需求下滑了上億部。我對2022的整體市場看法比較悲觀,估計會有手機品牌消失在大眾視野。”  即便如此,各家手機企業的旗艦新品仍在密集推出,網友開玩笑道:“新手機太多,年輕人已經不夠用了。”  360公司創始人周鴻祎的話最能體現當下極度“內卷”的手機行業:“手機行業已經不是紅海,而是血海。每星期都要上頭條,每個月都要放顆衛星。CEO就算不是脫口秀九段也得抓緊業余時間練成說唱歌手,否則可能就喪失了群眾關注度。”  為什么無論有多少人鎩羽而歸,都擋不住后來者跨界“造手機”呢?  中粵聯合資本創始人羅浩元說:“在5G的催動下,以人為中心的萬物互聯場景和體驗正在重構產品及服務的邊界,智能手機依然是智能家居、運動健康、平板、電腦、VR/AR等全場景智能生活的核心‘遙控器’。”  智能手機創新正在觸及天花板  不斷延長的換機周期,讓用戶傾向購買“體驗更好、使用更久”的中高端手機產品。  然而,盡管國產手機廠商在折疊屏、高刷屏、快充、攝像頭等配置上不斷創新,但卻越來越難以激起消費者的購買欲。  顯然,小修小補的“微創新”已難讓消費者掏出錢袋子。  “2022年中國的手機市場預計會出現一定的下滑。”榮耀CEO趙明坦言,這樣的市場環境下,手機廠商需要給消費者找到一個“我為什么要換手機”的合適理由。  趙明說:“硬件只能決定產品下限,算法和軟硬件協同才能決定消費者可獲得的真實體驗和價值。”  在柏松看來,除了處理器的升級和攝像頭等硬件的花樣翻新,我們已經很長時間看不到智能手機出現真正亮眼的黑科技,智能手機的創新正在觸及天花板。如何持續打動用戶成為手機品牌共同面臨的難題。  vivo創始人、總裁兼CEO沈煒在《2022年新春致辭》中表示:“無論任何時候,競爭導向、成本導向、參數導向、效率導向等一定不能凌駕于用戶導向之上。拋棄用戶的企業終將被用戶拋棄,無法健康長久。”  但是,想要科技創新的每一步都踏在用戶的心坎上,卻沒有那么容易。  智能手機時代最具挑戰的一年  即便每天拖著個充電寶,很多“果粉兒”也不愿意改弦更張,投入安卓陣營。  “目前看來,蘋果以技術、體驗及品牌建立起來的‘護城河’,其他品牌暫時難以跨越。”柏松說,“盡管喬布斯時代所留下的強大品牌效應,一直是蘋果產品最大的助力,但不能忽略的是,在手機產品同質化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,決定用戶換不換手機的核心就是體驗或者說習慣,使用、操作習慣一旦養成,很難改變。”  蘋果公司目前仍然是最賺錢的消費電子產品制造商,iPhone僅占全球15%左右的市場份額,卻拿走了行業近70%的利潤。  真正進入高端市場,能與蘋果手機抗衡的,只有華為。即便華為淡出智能手機市場,市場對它的期待卻沒有減弱,品牌影響力依然在推動著消費者持續購買。作為2021年中期發布的產品,華為P50在過去超過一年半的時間內依舊銷售力驚人,成為國產旗艦機領域的經典案例。  無論是向著蘋果努力追趕,還是為向高端進階蓄力,折疊屏被各手機廠商視為高端市場“換道超車”的重要創新品類。截至目前,各大國產手機品牌皆推出了折疊屏手機。  但是,業內關于折疊屏手機的觀點仍然存在分歧,一部分人認為折疊屏是手機乃至科技領域重要的里程碑產品,但目前階段的用戶體驗如同雞肋,其影響或許要在若干年后才能顯現。而廠商則顯然很有信心,因為盡管國內折疊屏市場存在用戶需求旺盛與新品選擇不多、定價過高的矛盾,但是新產品普遍存在產能爬坡周期,前景較為樂觀。  如今,各大國產手機品牌的重點發展方向都鎖定了中高端手機市場。  2018—2021年是國產手機品牌沖擊高端的“首輪探索”,幾乎所有國產品牌都選擇“旗艦換新”或直接推出新系列甚至子品牌。  進入2022年,主要國產手機品牌基本完成了旗艦策略的重新梳理,vivo選擇主攻X系列,并將其劃分為影像(X)、商務(XNote)、折疊屏(XFold)3個產品;OPPO推出了搭載“自研影像NPU”的新FindX5系列;榮耀新發布的Magic4旗艦系列斬獲了全球DXOMARK影像冠軍……  在“量跌價升”的趨勢下,今年中國手機高端市場銷量或將再次觸底,卻也將迎來重要的突破與分化拐點。  沈煒將2022年稱為“智能手機時代最具挑戰的一年”。羅浩元表示,中國手機市場陷入10年以來最慘烈的競爭周期,手機企業要找到用戶的真實需求與功能痛點,才能突出重圍。【編輯:蔣妍】

  中新財經4月22日電據國家郵政局網站消息,21日,國家郵政局、公安部、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聯合召開電視電話會議,部署開展為期半年的郵政快遞領域個人信息安全治理專項行動。  會議指出,郵政快遞業是網絡安全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的重要行業領域,是國家網絡安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各地區各部門各企業要充分認清開展此次專項行動的重要意義,主動擔當作為,聚力攻堅克難,確保專項行動取得明確成效。  一要聚焦解決突出問題,確保實現涉郵政快遞領域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得到明顯遏制,社會公眾對郵政快遞面單信息保護直觀感受明顯改善,郵政快遞領域信息安全管理短板弱項得到有效補強。  二要摸清底數,各企業要全面開展排查,嚴格落實人防物防技防措施。  三要堅持合成作戰,提升打擊效能,對侵害用戶信息安全行為“零容忍”,嚴厲打擊涉寄遞電信詐騙、空包“刷單”等違法犯罪行為。  四要嚴格依法監管執法,嚴肅查處追責,切實形成高壓態勢。  五要加大整治力度,大力推廣虛擬安全號碼、隱私面單、網絡身份認證等技術應用。  六要夯實基礎,加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,建立健全網絡安全監測預警和網絡安全事件應急預案。(完)【編輯:程春雨】